PLC模拟输入信号控制变频器的参数设定
我的模拟量输入信号来自模拟量输入的采集,然后通过模拟量输出给变频器的,有点说不明白,看我的图片吧,希望各位大神能给我一个详细的参数设定.S7-200PLC 模拟量的采集 西门子变频器 答: 1.看了一下你的图片,关于你的PLC模拟量输入和模拟量输出不作细述。个人对PR1接线你这里有点疑问,因为图片画面不完整,你的PR1应该是个电位器,取的是24V吧? 224模拟量输入是±10 V
0评论2024-10-2865
电气线路及设备的绝缘电阻上限值
物体的绝缘电阻是其表面电阻和体积电阻的并联值,合格的绝缘电阻能将电气设备的泄漏电流限制在规定范围,保证人身安全。 一般对低压设备和线路,绝缘电阻应不低于0.5MΩ;照明线路应不低于0.25MΩ;携带式电气设备绝缘电阻不低于2MΩ;配电盘的二次线路绝缘电阻不低于1MΩ。低压设备和线路在潮湿等最恶劣情况下,绝缘电阻不得低于1kΩ/V。 高压线路和设备的绝缘电阻一般
0评论2024-10-28102
测量误差的三种表达方式
当进行任何一个测量时,由于测量设备、测量方法、测量环境、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等,均不可能完善无缺,这些因素致使测量结果受到歪曲和失真。其表现为我们对某一物理量,或某一被检量具或器具进行多次测量时,各次测量的结果并不完全一样,所测得的值并不就是被测量的真值,也就是说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的真值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值,这个差值就是测量误差。 测量误差的表达方式有绝对误差、相对误差及
0评论2024-10-2833
电气检修安全间距的要求
在维护检修中人体及所带工具与带电体必须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在低压工作中,人体与所携带的工具与带电体距离应不小于0.1m。 在高压无遮拦操作中,人体及所携带工具与带电体之间最小距离,10kV应不小于0.7m,35kV应不小于1m,用绝缘杆操作,上述距离可减为10kV时0.4m,35kV时0.6m。 在线路上工作时,人体及所携带工具与临近带电导线最小距离,10
0评论2024-10-28145
电压表量程的扩大方法
由于磁电系仪表测量机构仅能通过极微小的电流,所以它能测量的电压也是很小,不能满足实际测量的需要。若要扩大电压表的量程,方法是根据串联电阻分压的原理,在测量机构上串联一只分压电阻。同理,电流表扩大量程应根据并联电阻分流的原理 在测量机构并联一只分流电阻。 分压电阻的大小可由下式计算:Rf=(n-1)Rv,式中n为电压扩大倍率,Rv为表头电阻。 现用一例题加以说明。
0评论2024-10-2867
配电设备间距的要求
配电装置的布局应考虑设备搬运、检修、操作和试验方便。为了工作人员安全,配电装置以外需保持必要的安全通道。 配电室低压配电装置正面通道宽度,单列布置时应不小于1.5m;双列布置时应不小于2m。其背面通道不小于1m,特殊情况可减为0.8m。通道上方有裸露带电体时,高度应在2.3m以上,否则应加屏护,屏护的最低高度为1.9m. 室外变压器与四壁应留有适当距离,1000kW以
0评论2024-10-28127
如何正确使用万用表
1.接线要正确 万用表面板上的插孔或接线柱都有极性标记。用于直流测量时,一定要注意正、负极性不要接反;用万用表测量二极管电阻时,也就是判别二极管极性时,应注意其“+”插孔是接至内附电池的负极。测量电流时,万用表应和电路串联;测量电压时万用表应和电路并联。2.测量档位要正确 测量档位包括测量对象的选择及两成的选择两方面。测量前应根据测量的对象及其大小的粗略估计,选择相应的档位。由于万用
0评论2024-10-28106
机床减震垫铁使用方法
机床减震垫铁使用方法:将垫铁放入机床地脚孔下,穿入螺栓,旋至和承重盘接触实,然后进行机床水平调节,调好机床水平后,旋紧螺母,固定水平状态。机床减震垫铁橡胶有蠕变现象,待经两周后趋向稳定,故要求机床使用两星期后再调整一次垫铁的水平。机床减震垫铁节省安装费用,缩短安装周期。
0评论2024-10-28101
避雷网和避雷带的安装规范
避雷带是指沿屋脊、山墙、通风管道以及平屋顶的边沿等最可能受雷击的地方敷设的导线。当屋顶面积很大时,就不能只做周边一圈,中间还要把它互相连接成网格状,就叫避雷网。避雷带是以前的叫法,在最新版本的GB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中,已经放弃了这种称呼,而称之为接闪带。如果接闪带是悬空架设的,则称之为接闪线;如果接闪带以网状敷设,则称其为接闪网。总之,万变不离其宗,都是接闪器的一种类
0评论2024-10-2843
运行中的蓄电池有何要求?
1.高频开关电源型充电装置要求稳流精度≤±0.5%,纹波系数≤±0.5%2.阀控蓄电池在运行中电压偏差值±0.05,开路时最大最小电压差值0.03,放电终止电压1.80V。3.阀控蓄电池的浮充电电压值应随环境温度变化而修正,其基准温度为25℃,修正值为±1℃时3mV,即当温度每升高1℃,单体电压为2V的阀控蓄电池浮充电电压值应降低3mV,反之应提高3mV。阀控蓄电池的运行温度宜保持在(5-3
0评论2024-10-2852
电梯基本知识
一. 电梯的分类: 1.1 按用途分: (1)客梯 代号K 为运行乘客而设计的电梯,有完善的安全装置. (2)货梯 代号H 为运送货物而设计的电梯,通常有人操作,有必备的安全装置. (3)客货梯 代号L 主要用作运送乘客,但也可运送货物,它与客梯的区别在于轿厢内部装饰结构不同. (4)病床电梯 代号B 为运送病床而设计的电梯,具有轿厢长而窄的特点. (5)住宅电梯 代
0评论2024-10-2843
三相三线制负载中性点位移的危害
在三相三线电路中,虽然三相电源是对称的,但是如果三相负载不对称,三相负载上分配的电压也不对称,使得负载的中性点与负载对称时的中性点(即电源中性点)不重合,它们之间有电位差,把这种现象称为中性点位移。 中性点位移的极端情况发生在三相三线制负载一相短路的情况下,此时短路相的电压为零,其他两相电压升高1.73倍。显然,接于这两相的用电器将不能正常工作,甚至烧毁。 为避免
0评论2024-10-2842
开机自启动项pniomgr.exe
禁用掉会导致Micro/win smart通讯不上PLC。文件路径:C:Program FilesCommon FilesSiemensAutomationSimatic OAMinpniomgr.exe
0评论2024-10-28102
电梯的基本结构
电梯是机电合一的大型复杂产品,机械部分相当于人的躯体,电器部分相当于人的神经.机与电的高度合一,使电梯成了现代科学技术的综和产品.对于电梯的结构而言,传统的方法是分为机械部分和电气部分,但以功能系统来描述,则更能反映电梯的特点.下面简单介绍电梯机械部分的结构,而我们的主要目的是怎样来控制它. 一.曳引系统 曳引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输出与传递动力,使电梯运行. 曳引系统主要由曳引钢丝绳
0评论2024-10-2836
380V低压电器用于660V电网应解决的几个问题
380伏设计的低压电器要用于660伏电网,应合理解决以下几个问题。1.低压电器降低容量使用 对于控制电器(如交流接触器),可先按等功率折算出660伏时的工作电流进行验证。若不合格,再降容,直至合格为止。按等功率计算时,I(380)=I(660)√3 对于配电电器,可降低其分断电流进行验证;对于有电寿命要求的配电电器,则需同时适当降低额定工作电流和寿命次数。2.改善灭弧
0评论2024-10-2863
电动机喷漆浸漆烘干方法
1.热风循环干燥法电热风循环干燥箱又称烘箱,烘箱用铁皮制成,电热丝装在箱体底部和两面侧壁,发热件外面用铁皮罩住,一方面可使热量通过铁板传导,箱内温度更均匀;另一方面防止漆直接滴到发热件上,引起明火,烧毁电机。在通电过程中,用酒精式温度计监测烘箱温度,注意不得超过规定允许值,不得采用水银式温度计对烘箱温度进行监测,以防温度计意外破损,水银滴入电机定子绕组内,造成绕组短路。另外烘箱顶部留有排出潮
0评论2024-10-2896
电梯电力拖动控制系统
电梯的拖动控制系统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到目前为止应用于电梯的拖动系统主要有: 1.单,双速交流电动机拖动系统. 2.交流电动机定子调压调速拖动系统. 3.直流发电机-电动机可控硅励磁拖动系统. 4.可控硅直接供电拖动系统. 5.VVVF变频变压调速拖动系统. 下面分别介绍各系统的特点: 大家都知道交流电动机具有结构紧凑,维修简单等特点.单双速交流电动机拖
0评论2024-10-2874
晶闸管触发电路的基本要求
要使晶闸管由关断转为导通,必须具备一定的外界条件,即晶闸管阳极加正向电压的同时门极也施加正的控制信号。当晶闸管导通后控制信号就不起作用了,直到电源过零时,其阳极电流小于维持电流,晶闸管便自行关断。 由于晶闸管导通后,门极就失去控制作用,因此对晶闸管的控制实际上就是提供一个有一定宽度的门极控制咏冲去触发晶闸管,使之导通。门极控制电路常常称为触发电路。 对晶闸管触发电路的基本要求是:
0评论2024-10-28100
查找电梯电气控制电路故障的方法
1.电位测量法当无法确定故障部位时,可在通电情况下测量各个电子或电气元件器件两端电位,因为在正常工作情况下,电流闭环电路上各点电位是一定的,所谓各点电位就是指电路元件上各个点对地的电位不同的,而且有一定大小的要求,电流是从高电位流向低电位,顺电流方向测量电子电气元件上的电位大小应符合这个规律,通过用万用表测量控制电路上有关点的电位是否符合规定值,就可判断故障所在点,然后再判断是什
0评论2024-10-2892
PLC控制的电梯双速交流电动机拖动系统
一讲开始,我们将涉及到实际电梯的控制技术,先给一个PLC控制的双速交流电动机拖动系统的强电电路图. KJX-plc电梯控制输入输出分配 这个系统是在1990年10月完成的.系统采用三菱F系列可编程控制器控制,控制层为7层、采用双速电机.具体实施方法及全部电路图和控制程序将在下面几讲中分别给出.由于电路图还要重新画,可能会慢一点给出.要有耐心呦.下面先给出KJX-PLC电梯控制的
0评论2024-10-2872